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秋季学期院长“思政第一课”顺利开讲
发布时间:2025/09/17 11:21:19 | 点击:

9月5日,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丽炜在致腾楼报告厅,以“铭记历史,吾辈当强”为主题,讲授2025 年秋季学期院长“思政第一课”。2025级本科新生约490人现场聆听,课程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林娜主持。

首先,刘丽炜以“九一八事变”柳条湖爆破地点碑等历史图片为切入点,带领师生回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历程。同时,结合南京保卫战等战役的文字记载与历史影像,深情讲述无数青年以血肉之躯守护家国的英雄事迹,让在场师生深刻体会“国既不国,家何能存”的沉重历史内涵。通过介绍抗战期间,严济慈带领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全体研究人员全力投入军需品研制的故事,指出正是老一辈科学家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赤子之心,谱写了“科学报国” 的动人战歌。

其次,刘丽炜系统阐释了“科学家精神”的六大核心内涵,展示了郭永怀、王大珩等新中国物理和光学先驱,以及23位“两弹一星”功勋的人物事迹。还特别讲述邓稼先隐姓埋名投身“两弹”研制,因核辐射身患重病仍坚守岗位的事迹,让大家深刻感受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紧接着,刘丽炜聚焦深圳大学科研工作者的家国情怀,讲述牛憨笨院士组建深圳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的艰辛历程,以及他用个人工资设立奖学金、培养光电子领域人才的感人故事,号召师生传承这份服务国家光电事业的初心。

再次,刘丽炜以九三阅兵为背景,重点分享了深圳大学2025届学生地阿拉・阿买江在民兵方队中接受检阅的事迹。从过去到今天,国家的每一步前行,都离不开新生力量的支撑,而当下,这份对生力军的期待,落在了每一位2025级新生的肩上为让新生更清晰地感知自身肩负的责任与机遇,刘丽炜通过数据对比、图表分析,结合激光技术、无人驾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介绍了物理学、光学、核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前沿动态、学科潜力及专业前景。针对青年学子的成长与担当,刘丽炜提出“基础夯实”“实践创新”“视野格局”三大发展方向,给出具体建议:一是构建 “理论+工具”双维知识体系;二是在参与和探索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对接前沿和需求,明确自身发展方向。

最后,刘丽炜以一句有力的总结与新生共勉:“最好的铭记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奋斗”。鼓励新生铭记历史、勇担使命,在各自领域努力学习,为国家科技进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撰稿人:杨茵媚,审核人:刘丽炜、林娜

Copyright©2023 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