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物理之光映初心,破缺之美启征程——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党委联合高等研究院党委举办话剧观影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29 09:37:50 | 点击:

为进一步推动师生党员将专业知识与理想信念教育深度融合,传承老一辈物理学科学家的精神血脉,20251026日,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党委联合高等研究院党委,组织学院院部党支部、物理系第一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青马先锋团·筑梦营,以及高等研究院师生,共计103人开展“物理之光映初心,破缺之美启征程”主题党日活动--观看话剧《对称性破缺》。活动以观看话剧《对称性破缺》为核心,旨在通过剧中叶启(原型叶企孙)、吴大有(原型吴大猷)、瞿健雄(原型吴健雄)三位科学家跨越半个世纪的“创业”故事,让师生们在感受物理学理论与人生选择交织的魅力中,深化对科研初心、时代使命与公平正义的思考,激励大家以更坚定的信念投身物理与光电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创新实践。

话剧《对称性破缺》以物理学中的“对称性”与“破缺”为隐喻,串联起叶启荪、吴大有、瞿健雄三位物理科学家的人生轨迹和跨越半个世纪的追寻。1925的清华园,叶启荪的创业项目是建立清华物理系,他从饭缸、桌椅、教室、实验器材到培养科学家的每一步都规划详尽,却在战争炮火的冲击下,使得他明白“科学家是计划不来的”;西南联大时期,吴大有在朝不保夕的困境中秉持“绕着困难走”的生活哲学,筹措经费、自制实验器材维系物理系运转,却在承接研究来自重庆原子弹的“国家级项目”时,面临“对战争还是结束战争的研究”的灵魂叩问;1946年的纽约,瞿健雄凭借不差一度的精确和寸心不懈的努力,于1957年完成全部实验,证明了宇称不守恒,却在实验室之外遭遇男女同工不同酬、职称评定被敷衍的不公,她追寻的不仅是物理层面“宇称不守恒”的证明,更是现实中男女公平、人人平等的“对称性”。三位物理学家的联结如星河般动人:吴大有是叶启荪一脉相承的后辈,瞿健雄虽远隔重洋,但仍为吴大有提供科学研究必须的器材等帮助,他们的“创业史”,虽在时代洪流中充满“计划之外的破缺”,却始终以对科学的赤诚执着、对理想的坚定追寻,从一颗星的闪耀,汇聚成一片海的璀璨,让科学的薪火代代相传,从未断绝。

观看话剧后,大家围绕剧情与专业感悟展开热烈研讨。刘信同学道,《对称性破缺》是对科研奉献精神一曲悲壮而理性的赞歌,它让我深刻认识到,真正的奉献不在于必获成功的承诺,而在于明知前路漫长孤寂,仍愿做那个在黑暗中举灯的人。科学的火种,正是在一次次看似“破缺”的挫折与坚守中,得以传递。个人的成败渺小如尘,但投身于求真的事业,其本身即是永恒的意义。卢珊同学认为,科研的道路正如雪花会被种种意外打破的对称性,充满重重困难和阻碍。科学家即使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面对理想在现实里碰壁、破碎和缺憾的境遇,从长衫到西装,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不放弃追求真理。张效域认为,话剧中物理学家们怀报国之志,却不得不直面战乱、贫瘠的时代洪流,其个人学术追求与国家民族命运、动荡现实之间,构成了震撼人心的“对称性破缺”,促使我们思考理想的价值、选择的重量,以及在时代巨变下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党员,更应从中汲取力量,学习他们为国奉献、不畏艰难的精神,坚定科研报国的信念。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让师生们在艺术熏陶中汲取了科学精神的力量,实现了专业知识与理想信念的同频共振。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剧中三位物理学家为榜样,在科学研究中,直面“破缺”、坚守初心,以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坚定的责任担当,书写新时代青年科研人的使命答卷。


                       文字:李慧琳、杨茵媚,审核:林娜


Copyright©2023 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