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66281
ypwang@szu.edu.cn
研究方向
光纤传感技术、智能光子传感,微纳光子器件、激光微加工技术
个人简介
长期从事光纤传感技术及应用研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二等奖、深圳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广东省光学学会光学科技奖一等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欧盟玛丽居里国际引进人才基金奖、德国洪堡研究基金奖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JKW专项、国自然重点等项目32项。发表SCI论文362篇(SCI引用12000余次、H指数: 53),20篇论文单篇SCI引用超过100次;授权发明专利57项(美国发明专利5项);中国高被引学者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Applied Optics编委、Photonic Sensors编委、广东省光学学会副理事长。
1. 教育经历
[1] 2000-2003,重庆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 1998-2000,重庆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硕士。
[3] 1991-1995,西安工业大学,精密仪器专业,学士。
2. 工作经历
[1] 2012-今, 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国家杰青、万人领军、博导、光电子器件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光纤传感技术粤港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2] 2009-2011,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光电研究中心(ORC),居里学者。
[3] 2007-2009,德国耶拿光子技术研究院(IPHT),洪堡学者。
[4] 2005-2007,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工程系,博士后。
[5] 2003-2005,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后。
[6] 1995-1998,重庆华光仪器厂,计量处,工程师。
3. 人才计划
[1] 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2] 2018年,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3] 2016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4] 2015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5] 2015年,广东省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6] 2014年,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
[7] 2012年,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8] 2012年,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
[9] 2009年,欧盟玛丽居里国际引进人才基金获得者。
[10] 2007年,德国洪堡研究基金获得者。
4. 科研奖励
[1] 2022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极端环境光纤力热传感增强机理及关键技术(1/6)。
[2] 2022年,广东省光学学会光学科技奖一等奖,获奖项目:光纤力热传感增强机理与方法(1/6)。
[3] 2017年,深圳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项目:光纤微结构器件的制备方法及传感机理研究(1/5)。
[4] 2015年,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5] 2013年,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光纤波导微结构的传感机理与方法研究(4/4)。
[6] 2009年,EU Marie Curie International Incoming Fellowship(欧盟玛丽居里国际引进人才基金奖),获奖项目:Gratings in air-core photonic bandgap fibres for applications within communications, lasers and sensors。
[7] 2007年,Humboldt Research Fellowship(德国洪堡研究基金奖),获奖项目:Fiber Bragg gratings and sensing applications。
[8] 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项目:光纤传感技术若干基础关键问题的研究(4/4)。
[9] 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奖论文:新型长周期光纤光栅特性研究。
[10] 2004年,重庆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新型长周期光纤光栅器件制作与应用(4/4)。
5. 学术兼职
[1] 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ptica Fellow)
[2] 光电子器件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3] 广东省光纤传感技术粤港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4] 广东省光学学会副理事长
[5] Applied Optics主题编辑
[6] Photonic Sensors编委
[7]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编委
[8] 科技导报编委
[9] 中国纤维光学与集成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10] 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协会会员
[11] 德国洪堡基金会会员
6. 科研项目(部分)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军科委166工程专项、国家杰青项目、国自然重点等纵向科研及人才项目32项,横向科研项目10项,总经费8000余万元。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宽温区MEMS光纤多物理量敏感元件及传感器(2023YFB3209500),2023-2026,主持,2923万元,王义平(在研)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际合作),低插损全光纤高速电光调制器(2022YFE0111400),王义平,主持,900万元,2022-2025(在研)
[3] 军科委166工程专项,XXX多参量新型传感材料研究(XXX-01-05-14),王义平,主持,600万元,2022-2023(结题)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滑坡地质灾害光纤光栅传感测量理论方法研究(U22A2088),王义平,主持,257万元,2023-2026(在研)。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微流传感的光子带隙光纤关键技术及器件 (61635007),王义平,主持,280万元,2017-2021(结题)。
[6] 中核集团领创科研项目,核电站反应堆堆芯温度水位压力光纤实时测量关键技术(20221024000072F6-0002-7),王义平,主持,242万元,2022-2024。
[7] 广东省粤深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基于高柔性智能材料的机器人高分辨触觉感知机理研究(2019B1515120042),王义平,主持,100万元,2020-2022(结题)。
[8] 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基于空气芯光子晶体光纤的气体及生化传感技术 (2019A050510047),王义平,主持,100万元,2019-2022(结题)。
[9]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物联网光纤传感核心器件——光纤光栅大规模集成技术及产业化应用(2015B010105007),王义平,主持,300万元,2015-2018(结题)。
[10] 深圳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光纤光栅飞秒激光制备与测量技术机理与方法研究(JCYJ20220818095800001),王义平,主持,200万元,2022-2025(在研)。
7. 授权专利(部分)
授权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72项,申请PCT专利20项。
[1] 何俊、王义平、肖珣周、杜斌,用于激光加工的光纤自动聚焦方法、及自动聚焦系统,中国发明专利,深圳大学,ZL202110135634.8,申请日:2021.02.01,授权日:2021.12.07。
[2] Changrui Liao, Yiping Wang, Chi Li, Lei Xu, Optical fiber device having polymer micronano structure integrated in optical fib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y, United State Patent, Shenzhen University, US11163110B2,申请日: 2019,11,04, 授权日: 2021.11.02。
[3] Changrui Liao, Yiping Wang, Chupao Lin, Ying Wang, Jun He, Whispering gallery mode resona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nited State Patent, Shenzhen University, US11092747B2, 申请日:2017.08.16, 授权日:2021.08.17。
[4] Changrui Liao, Yiping Wang, Chupao Lin, Yunfang Zhang, Hybrid fiber coupl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nited State Patent, Shenzhen University, US 11054577B1, 申请日:2017.10.31, 授权日:2021.07.06。
[5] 王义平、徐锡镇、王英、廖常锐,一种小型光纤器件湿度测试箱,中国发明专利,深圳大学,ZL201510813085.X,申请日:2015.11.19,授权日:2018.04.13。
[6] 王义平、周江涛、廖常锐,一种多芯光纤分路器及其制作方法,中国发明专利,深圳大学,ZL201510222630.8,申请日:2015.05.05,授权日:2018.01.05。
[7] 王义平、赵静、廖常锐,侧边抛磨光纤及其制备方法及传感器,中国发明专利,深圳大学,ZL201510098153.9,申请日:2015.03.05,授权日:2017.07.07。
[8] 王义平、钟晓勇、廖常锐、刘申,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膨胀型长周期光纤光栅及其制作方法,中国发明专利,深圳大学,ZL201440473103.8,申请日:2014.04.25,授权日:2017.02.01。
[9] 王义平、刘申、廖常锐,可调FP腔的FP干涉仪的制作方法及制作装置,中国发明专利,深圳大学,ZL201410127074.1,申请日:2014.03.31,授权日:2016.10.05。
[10] 王义平、徐锡镇、廖常锐、王冠军,一种光纤生长氧化锌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和装载模具,中国发明专利,深圳大学,ZL201510376577.7,申请日:2015.06.30,授权日:2016.09.21。
8. 学术论著
发表学术论文482篇(SCI论文362篇、SCI引用12000余次、H指数: 53),20篇论文单篇SCI引用超过100次;撰写专著3部(章节);主办国际学术会议4次、大会报告5次、特邀报告80次;连续四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
★ 代表性论文(部分)
[1] Shen Liu, Yanping Chen, Huailei Lai, Mengqiang Zou, Hang Xiao, Peijing Chen, Bin Du, Xunzhou Xiao, Jun He, and Yiping Wang*, Room-Temperature Fiber Tip Nanoscale Optomechanical Bolometer, ACS Photonics 9(5), 1586-1593, 2022. (期刊封面论文)
[2] Mengqiang Zou, Changrui Liao*, Shen Liu, Cong Xiong, Cong Zhao, Jinlai Zhao, Zongsong Gan, Yanping Chen, Kaiming Yang, Dan Liu, Ying Wang, and Yiping Wang*, Fiber-tip polymer clamped- beam probe for high-sensitivity nanoforce measurements,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10(171), 2047- 7538, 2021.
[3] Jun He, Jia He, Xizhen Xu, Bin Du, Baijie Xu, Changrui Liao, Zhiyong Bai, and Yiping Wang*, Single- mode helical Bragg grating waveguide created in a multimode coreless fiber by femtosecond laser direct writing, Photonics Research 9(10), 2052-2059, 2021.
[4] Longfei Zhang, Ying Wang, Han Wu, Maoxiang Hou, Jingru Wang, Lichao Zhang, Changrui Liao, Shen Liu, and Yiping Wang*, A ZnO nanowire-based microfiber coupler for all-optical photodetection applications, Nanoscale 11, 8319-8326, 2019.
[5] Chupao Lin, Changrui Liao, Yunfang Zhang, Lei Xu, Ying Wang, Cailing Fu, Kaiming Yang, Jia Wang, Jun He, and Yiping Wang*, Optofluidic gutter oil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hybrid-waveguide coupler in fibre, Lab on a Chip 18(4), 595-600, 2018. (期刊封底论文)
[6] Jiangtao Zhou, Yiping Wang*, Changrui Liao, Bing Sun, Jun He, Guolu Yin, Shen Liu, Zhengyong Li, Guanjun Wang, Xiaoyong Zhong, Jing Zhao, Intensity modulated refractive index sensor based on optical fiber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208, 315-319, 2015.
[7] Yiping Wang*, Review of long period fiber gratings written by CO2 laser, J. of Applied Physics 108, 081101, 2010. (特邀综述论文,期刊封面论文)
[8] Yiping Wang*, Wei Jin, Jian Ju, Haifeng Xuan, Hai Loo Ho, Limin Xiao and D. N. Wang, Long period gratings in air-core photonic bandgap fibers, Opt. Express 16, 2784-2790, 2008. (被J. Appl. Phys. 2010年108(8)期选为封面图片)
[9] Yiping Wang*, D. N. Wang, Wei Jin, Yunjiang Rao, Gangding Peng, Asymmetric long period fiber gratings fabricated by use of CO2 laser to carve periodic grooves on the optical fiber,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89, 151105, 2006.
[10] Yiping Wang*, Limin Xiao, D. N. Wang, and Wei Jin, Highly sensitive long-period fiber-grating strain sensor with low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ptics Letters 31, 3414-3416, 2006. (被Photonics Spectra选为技术新闻"Wrinkles Improve Fiber Optic Strain Sensor"报道)
★ 专著章节
[1] 饶云江、王义平、朱涛,光纤光栅原理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06年.
[2] 王义平、刘申,怎样在光纤上构建实验室,第11章:光纤气泡微腔传感实验室,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年.
[3] Yiping Wang, Jun He, Handbook of Optical Fibers, Chapter 36: CO2-Laser-Inscribed Long Period Fiber Gratings: From Fabrication to Applications, Springer, Editor: Gang-Ding Peng, 2019.
[4] Guolu Yin, Xin Wang, Shuqing Lou, and Yiping Wang, Fiber laser, Chapter 7: Tunable Single-, Dual-, and Multi-wavelength Fiber Lasers by Using Twin Core Fiber-based Filters, INTECH, Editor: Mukul Chandra Paul,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