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科研平台
联系方式
党建工作
组织概况
规章制度
组织活动
党建快讯
学习园地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纪检监督
师资队伍
师资简介
杰出学者
荣退教师
本科教育
专业介绍
培养方案
实验中心
教务通知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活动
博士后
办事指南
博士后招聘
科学研究
科研方向
科研成果
学术动态
学生工作
规章制度
学生组织
学工通知
活动风采
就业指导
反诈专栏
校友•校庆
分会章程
校友风采
校友活动
联系我们
校友登陆
校庆活动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科研平台
联系方式
党建工作
组织概况
规章制度
组织活动
党建快讯
学习园地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纪检监督
师资队伍
师资简介
杰出学者
荣退教师
本科教育
专业介绍
培养方案
实验中心
教务通知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活动
博士后
办事指南
博士后招聘
科学研究
科研方向
科研成果
学术动态
学生工作
规章制度
学生组织
学工通知
活动风采
就业指导
反诈专栏
校友•校庆
分会章程
校友风采
校友活动
联系我们
校友登陆
校庆活动
EN
师资简介
杰出学者
荣退教师
当前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
师资简介
田晓庆
姓名: 田晓庆
性别: 男
研究方向:凝聚态物理, 电子材料与器件物理
职称: 副教授、副研究员
邮箱:xqtian@szu.edu.cn
座机:0755-26558489
个人简介
田晓庆,男,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博士后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B类获得者(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2004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微电子专业,获学士学位。2007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导师为高鸿钧院士和杜世萱研究员。2010年8月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固态电子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导师为许建斌教授,博士期间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习与研究,导师为美国科学院院士Roberto Car教授和Annabella Selloni教授。2012年7月任教于深圳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2016至2017年在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主要为凝聚态物理和电子材料与器件物理,包括MoS2,Graphene,ZnO,Bi2Te3的电学、磁学、光学性质、电荷和自旋输运性质、半导体物理、表界面物理、准粒子和相对论效应;与美国莱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15年6月获评深圳大学“第三届荔园优秀青年教师”,2016年12月获评深圳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副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获2015年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研究二等奖一项。在国际著名期刊NanoLetters, 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Nano Energy, Chemistry of Materials, Nanoscale Horizons等发表SCI论文40余篇,发表EI论文1篇。现为NPG, ACS, Wiley, RSC, AIP, Elsevier, Springer及IEEETransactions系列多种国际期刊审稿人。欢迎国内外博士后和研究生加入,田晓庆研究团队现有副研究员和博士后等人员,希望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人选勤奋努力,自我驱动,开拓创新,推进学术,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常年招收国内外博士后,主要为凝聚态理论和第一性原理计算方向,年薪为33.8万,在泰晤士报前200名学校博士毕业者或者博士毕业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3篇JCR2区及以上论文者年薪为36.2万,出站留深工作者将享受深圳市相应的人才补助政策,博士后期间优秀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为深圳大学教师,我的联系方式为(+86)15013886228。指导的研究生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及深圳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
个人信息
近期代表性论文: 1) Maryam Kiani, Xiaoqing Tian*, Wenxing Zhang, Non-Precious Metal Electrocatalysts Design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in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Fuel Cells: Recent advances, challeng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2021, 441, 213954, (IF= 15.367). 2) Xiaoqing Tian, Maryam Kiani, Ya-Dong Wei, Naixing Feng, Zhi-Rui Gong, Xiang-Rong Wang*, Yu Du* and Boris I. Yakobson*, Electronic and Magnetic Diversity of Graphone/Graphene Superlattices, Chemistry of Materials, Chem. Mater. 2021, 33, 2090−2098, (IF=9.567). 3) Zhuang-Hao Zheng, Xiao-Lei Shi, Dong-Wei Ao, Wei-Di Liu, Yue-Xing Chen, Fu Li, Shuo Chen, Xiaoqing Tian, Xin-Ru Li, Jing-Yi Duan, Hong-Li Ma, Xiang-Hua Zhang, Guang-Xing Liang, Ping Fan*, Zhi-Gang Chen*, Rational band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manipulations inducing high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in n-type CoSb3 thin films, Nano Energy 2021, 81, 105683 (IF=16.602). 4) Xiaoqing Tian, Jing-Yi Duan, Maryam Kiani, Ya-Dong Wei, Naixing Feng, Zhi-Rui Gong, Xiang-Rong Wang*, Yu Du* and Boris I. Yakobson*, Hexagonal layered group IV–VI semiconductors and derivatives: fresh blood of the 2D family, Nanoscale, 2020, 12, 13450 (IF=6.895). 5) Xiaoqing Tian, Jingyi Duan, Yadong Wei, Naixing Feng, Xiangrong Wang,* Zhirui Gong, Yu Du,* and Boris I. Yakobson*, “Modulating Blue Phosphorene by Synergetic Codoping:Indirect to Direct Gap Transition and Strong Bandgap Bowing”,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9, 29, 1808721 (IF=16.836). 6) Xiaoqing Tian, Xiang-Rong Wang, Ya-Dong Wei, Lin Liu, Zhirui Gong, Juan Gu, Yu Du and Boris I. Yakobson, “Highly Tunabl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Phosphorene/Carbon Nanotube Heterostructures through External Electric Field and Atomic Intercalation”, Nano Lett., 2017, 17, 7995−8004 (IF=12.712). 7) Qun Li, Yuan Cen, Jinyu Huang, Xuejin Li, Hao Zhang, Youfu Geng, Boris I. Yakobson, Yu Du*, and Xiaoqing Tian*, “Zinc Oxide-Black Phosphorus Composites for Ultrasensitive Nitrogen Dioxide Sensing”, Nanoscale Horizons 2018, 3, 525. (IF=9.391). 8) Haiou Zhu, Xintong Xu, Xiaoqing Tian, Jiaoning Tang, Huawei Liang, Lingling Chen,Yi Xie, Xiaodong Zhang, Chong Xiao, Ran Li, Qiao Gu, Ping Hua, and Shuangchen Ruan*, A Thresholdless Tunable Raman Nanolaser using a ZnO–Graphene Superlattice, Advanced Materials, 2, 1604351, 2017 (IF=25.806). 9) Xiaoqing Tian, Lin Liu, Xiang-Rong Wang, Ya-Dong Wei, Juan Gu, Yu Du and Boris I. Yakobson, “Engineering of the interaction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with MoS2”, J. Mater. Chem. C, 2017,5, 1463 (IF=7.059). 10)Xiaoqing Tian, Lin Liu, Zhi-Rui Gong, Yu Du, Juan Gu, Boris I. Yakobson and Jian-Bin Xu, “Unusual electronic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lateral phosphorene–WSe2 heterostructures”, J. Mater. Chem. C, 2016, 4, 6657 (IF=7.059).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科研平台
联系方式
党建工作
组织概况
规章制度
组织活动
党建快讯
学习园地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纪检监督
师资队伍
师资简介
杰出学者
荣退教师
本科教育
专业介绍
培养方案
实验中心
教务通知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活动
博士后
办事指南
博士后招聘
科学研究
科研方向
科研成果
学术动态
学生工作
规章制度
学生组织
学工通知
活动风采
就业指导
反诈专栏
学院工会
委员分工
重要通知
活动风采
校友•校庆
分会章程
校友风采
校友活动
联系我们
校友登陆
校庆活动
招生工作
人才招聘
教师登录
会议室申请
办事指南
仪器申请
邮箱 :cpoe@szu.edu.cn
地址:深圳大学沧海校区致原楼
传真 :0755-26538735
电话 :0755-26538972
互联网品牌服务:
CTMON
友情链接
中国博士后网
深圳高层次人才网
深圳大学
光电教学实验中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深圳大学核高院
Copyright©2019 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